资讯专栏
体量巨大、蓬勃发展的中国建筑业,有着庞大和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前景,数字化转型大有可为、未来可期。
上海建工董事长徐征在两会上提出四点建议:
1.深入推进建筑产品数字化和建筑产业数字化;
2.努力打造数字化商业生态圈;
3.大力培育建筑服务商文化;
4.加快培养数字化高端跨界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陕建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义光建议:
1.加快构建建筑劳务产业园,实现劳务企业管理平台化;
2.加快数字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实现劳务用工管理数字化;
3.加快创建优秀劳务品牌,带动就业创业、助推产业发展。
长期以来,工程建造行业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与大规模投资来拉动发展,组织方式粗放,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程度较低。在新时期,推动智能建造发展,被认为是建筑业摆脱传统粗放型建造方式的主要途径。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美华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构建跨行业多方协作机制;
2.加强技术与平台研发,明确智能建造的发展模式;
3.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打破行业间知识壁垒;
4.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新领域高效快速发展。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吸纳了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带动了大量关联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1.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减税降费具体政策时,将建筑业企业纳入享受减税降费政策的市场主体之一;
2.国家为建筑业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助力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式等建设项目。
建筑业是支撑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基础性行业,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建筑领域全过程碳排放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朱惠英建议:
1.健全建筑能耗统计、数据监测与计量体系;
2.构建城乡建设各领域各层级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
3.搭建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数据共享机制。
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在智能建造大背景下,转型升级是必经之路。未来,将有大批智能建造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各企业,以自身高度融合的新型建筑专业技术,来帮助企业适应未来社会和市场需求,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建议:
1.高校应鼓励跨学科教学,组建高质量的跨学科师资队伍;
2.高校要重视智能建造专业的教材建设;
3.高校应制定智能建造人才培养方案。
本文转自[中国HSE专业知识交流社区], 如果此文侵权可以 :举报文章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anzhike.cn/article-24.html
喜欢这篇文章吗?那就给我打赏吧。
建筑施工企业材料管理及对策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对建筑材料质量和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建筑材料会影响到施工质量及施工成本,因此强化施工材料管理意义重大。本文围绕建筑施工企业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阐述目前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意在为施工企业材料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发展尽一份绵薄...
摘要有一种人工智能叫环境智能,即在某个特定的空间环境,通过非接触式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感知人的需求,从而提供相应的服务。关键词人工智能 建筑空间目前我们国家有2.49亿老年人,已经是典型的老龄化社会,独居老年人的数量也正在增多,对建筑的要求也正在提高。在环境智能技术的辅助下,家里的马桶拥有感知功能,随时监控老年人慢性病的发展情况;家中的感应器可以通过分析老人的步态来了解他的健康状态,提供医养服务...
摘要据麦肯锡报告数据显示,相比其他行业,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行业是比较落后的,这其中的原因是建筑产品大多是个性化的产品,而工业产品大多是批量化的产品。批量化意味着标准化,标准化就更容易应用数字化技术,并通过建模、仿真、分析,不断优化产品。关键词数字化技术 建筑行业用模型来定义某种产品的技术,叫做MBD(model based definition),找到产品背后的数理逻辑,通过数理逻辑建模、设计、制造...
摘要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哈尔滨工业大学会同有关单位对《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 450-2018,将老年人建筑修改为老年人照料设施,这更体现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原老年人建筑包含的范围太广,对有的老年人建筑要求太高,如老年大学的教室、活动室,这些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强,不需要提高建筑的设防等级。老年人照料设施更能体现对年老体弱的老年人的关照。关键词老年人 照料设施 建筑设计本次局部修订是根...
摘要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准发布《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国家标准,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关键词无障碍设施 工程建设 建筑行业对于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群体,无障碍设施是出行便利的重要保证。自2022年4月1日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市政和建筑工程的...